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正文  

“三个好”专栏

“支部好案例”展示:“三融三结合”,推进以美育人——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07-09   浏览次数: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7名,其中少数民族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1人,3人为南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成员,2人入选泉州市学校美育工作专家库首批成员(美术学科)。党员教师梯队建设比较合理,“老、中、青”齐全,“传、帮、带”显效,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任党支部书记林书羽,女,1984年1月出生,200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

二、案例内容

(一)活动背景

闽南科技学院是福建省首批设立的独立学院,多年来一直秉承“立足闽南,面向海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理念进行办学。学校地处侨乡南安,南安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郑成功的故乡、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闽南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结合自身优势,挖掘本土文化,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开展“以美育人,以美培元”美育课堂“三进”系列活动,旨在搭建院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机构的桥梁,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把地方特色文化和美育课堂相结合,培养下一代有优良审美情趣并且爱国、爱乡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活动内容

1.“融入思想”师生联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支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党建+教学”结合模式,不断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党员进一步牢记“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指引下,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开展一系列党史写生活动和调研活动,如走进岭兜、叶飞故居、山城、翔云等地,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不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激励教师党员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青年一代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疫情期间,支部还举办“丹青筑同心,众志抗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发动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一批反映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主题绘画、书法等作品。

2.“融入地方”校地共建,促进区域文化建设。

支部通过“党建+校地合作”,开展学习、写生、调研等活动,发动学院师生创造出大量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党史、申遗、文化、生态、抗疫等题材。通过参加展览和比赛等方式,让群众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起到传承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泉州作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城市,在2021年7月25日申遗成功。支部组织教师党员用画笔对泉州22处申遗点进行描绘,并于申遗当晚在泉州九日山书院开展现场笔汇活动。2021年3月至5月期间,支部组织教师党员在南安源昌商业广场参加“翰墨游心”青年国画作品展,开展非遗课程,宣传扎染技艺。2022年1月,在南安市文化馆举办的《新春民俗文化节“福见”世遗》泉州美术作品展上,支部教师党员开展现场教学。

3.“融入课堂”院校联合,以美培元塑环境。

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和身体的发展。支部教师党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党建+美育”,在南安本地多次开展美育课堂进校园活动,以美育人,以美培元,塑造下一代的美好心灵。

2021年12月,支部组织教师党员在南安中骏世界城开展国画课堂,2022年6月,教师党员走进南安第一实验小学,为孩子们送上一堂关于“惠安女”的美育课程。艺术设计学院党政负责人表示,学院今后将积极与中小学共建合作,为孩子们普及艺术知识,提升艺术素养,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培养下一代积极向上、向善的艺术情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活动成效

1.对地方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个体生命状态、独立人格、综合素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美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呈现给孩子们不同形式的美育课程。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了解本土文化,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

2.通过开展美育课堂活动,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机构建立情感上的连接、默契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院学生在实习就业方面争取更多机会,从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合作模式的建立也促进了地方的文化建设,带动区域文化向一个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

3.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探索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美育课程,这其中涉及到历史文化、专业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这不仅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是严格的考验。教师党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专业知识,还能获得更多专业外的收获,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带动身边同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校园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创造了契机,营造了富有活力、友好和谐的学校氛围。

4.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师生平常的兴趣关注点,将活动开展得扎实、有趣,广泛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校内其他支部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模式。

 

 

 

支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带领学院教师开展课程思政。

 

 

 

 

  

支部教师在科研、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支部开展一系列写生、调研活动。

 

 

 

支部教师党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瞬间及部分抗疫作品。

 

 

支部开展“党建+校地合作”。

 

 

 

 

支部坚持“党建+美育”,发挥教师党员专业优势,走进南安第一实验小学、文化馆、图书馆、中节能小区等地。

 


下一条:“支部好案例”展示:以“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提升创新型、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质量——商学院教师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