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鑫英,女,1987年9月出生,201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讲师,现任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校团委副书记(兼)。曾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中青年思政教师择优计划项目、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泉州社科联青年项目等,任教课程《思想政治课实践I》获福建省本科一流课程,《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入选2019年泉州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曾获2022年泉州市洛江区“抗疫小卫士”、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党员,黄鑫英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一名教师,黄鑫英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传真心、授真理、扬真爱,充分展现一名教师的满满正能量。
小身材 大能量 共抗疫情勇担当
黄鑫英个子小小的,但是却发挥了巨大的能量。疫情期间,她是坐在屏幕前严谨教学的“一线主播”,是耐心辅导女儿作业的“暖心妈妈”,更是积极投身志愿者工作的“最美逆行者”。
2020年6月,校园里迎来了返校毕业生,学校组织教师志愿服务队,参与到各车站接站、校门口入校和食堂错峰就餐秩序维护等工作当中,力求为学生提供精准、健康、暖心的返校服务。黄鑫英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主动参与到入校检测登记组,有序引导学生履行入校流程,帮助他们搬运随身行李,用温暖的志愿服务筑守护之墙。
2022年3月,洛江区发出疫情防控流调志愿者招募,黄鑫英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疫情防控流调志愿者,当所居住小区划归为封控区后,她转为小区抗疫志愿者,成为临时“楼长”,开始日复一日地挨家挨户发放核酸检测试剂盒、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维持队伍秩序、帮助老人填报核酸结果、搬运分发防控物资。面对小区居民的烦躁和不解,她总是以笑相迎,以礼相待,耐心答复。她安慰缓解小区居民的焦虑心理,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噢,就配合社区防疫工作,做好自身防护,趁疫情看看想看的书、想看的电影,或者多休息多健身,等疫情结束又可以有好身体打拼工作了……”
从教师到志愿者,从教室到疫情防控点,改变的是工作和场地,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黄鑫英用师者担当,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小故事 大课堂 讲好新青年抗疫故事
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组织全院教师党员积极发声亮剑,以各教研室为单位开展线上备课,收集相关教学素材、案例,引导学生将这场疫情变成一堂特殊鲜活的思政课。黄鑫英在开学第一课中合理设计、科学谋划,利用疫情防控真实案例,找准切入点,制作并讲授线上课程《战疫与弘扬中国精神》,讲深讲透抗疫过程中彰显的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大国担当,着重挖掘90后、00后青年在战疫中的感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新青年使命与担当,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思想政治课实践I》这门课程中,黄鑫英邀请教学班上的抗疫志愿者现身讲述战“疫”故事:一张请战书、一段退伍兵抗疫志愿者的高速路口值班录播……黄鑫英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把有故事的“知”和有温度的“味”结合起来,打造了一堂“有知有味”的大思政课。黄鑫英把战疫“活教材”转化为思政“新教材”,打造“微平台-微内容-微方法-微教学-微实践”的“五微”融合思政课,用生动、温暖、鲜活的方式引发学生强烈共鸣,树牢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教学案例被福建教育微言报道收录,并被澎湃网转载。
小喇叭 大主题 传递党的好声音
“大家好,工人朋友们好,很开心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在这里……”2021年5月,在南安市环亚泡塑有限公司车间里,黄鑫英提着小音箱、拿起“小喇叭”,利用工人工休的15分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典型的案例,开展“一刻钟宣讲”活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内容,引导职工们立足岗位,追求品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宣讲是打通新思想走进人心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至今,黄鑫英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是学习党史的排头兵,更是学史力行、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积极宣讲党史的急先锋。她用生动的故事、通俗的语言,深入生产车间、社区新文明实践站、小学活动中心等基层一线宣讲二十多场,充分做好“传声筒”和“扬声器”,传递党的好声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党的一百年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来激励、启迪、滋养她的每一位“学生”。
黄鑫英做为一名普通又平凡的党员教师,用最朴实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者先行、师者担当的精神。
黄鑫英在南安市环亚泡塑有限公司车间、泛科轴承集团生产车间作“一刻钟”红色微党课宣讲。
黄鑫英在南安市侨乡小学作《党史润心灵 少年勇担当》党史宣讲。
黄鑫英在南安市罗东镇银河新城社区新文明实践站作党史专题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