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正文  

“三个好”专栏

“支部好案例”展示:以“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提升创新型、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质量——商学院教师党支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07-09   浏览次数: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商学院教师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9月,现有教师党员21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年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总体上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团结、精干、奋进的教师党员结构梯队。支部组织机构健全, 主要承担商学院教师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及服务和联系群众工作。现任党支部书记为学院院长。刘武强,男,1980年10月出生,200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福建省优秀教师。支部与支部党员先后荣获校级“支部好案例”1项、“师德之星”1人、“优秀共产党员”3人、“三育人”先进个人10人,引领商学院获福建省首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建设单位并顺利结项。

二、案例内容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提出,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

闽南科技学院商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加强商学院教师党支部建设,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是新时期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学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题中之义。

(二)主要做法

1.“党建+师资建设”,提升全员育人的广度

支部始终以“党员带动、骨干示范、专家引领”的思路助力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党小组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相结合,党小组组长担任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使党建与教学科研同向同行。先后由党员骨干教师牵头组建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创新创业导论》等课程教学团队,这些课程都先后获得过校级以上精品课程、金课或课程思政类项目立项,自编出版教材4部。同时,刘武强、陈晓川、杨海艳等高级职称党员教师还分别牵头组建3个科研团队,围绕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开展研究,申报获批学校首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泛家居产业中心),省级重大教改项目1项、一般教改项目6项,省社科研究项目2项,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和泉州社科研究项目30余项。通过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帮扶带动,有效助推商学院自聘专任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成长,大力助推教学、科研育人的开展。

支部还通过企业开展党建共建,先后帮助学院聘请20余名合作企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高管成为兼职教授、副教授,成为学生的企业导师。每年组织开展“商学院教师党员寻访校友”活动,通过活动已经为学院聘到近10名优秀校友成为兼职教师、创业导师。企业师资和校友师资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全员育人的广度,他们的职业经历或创业历程的融入也使育人更显性化。

2.“党建+创新创业”,提升全过程育人的深度

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支部书记刘武强教授的带领下,以支部6名党员教师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主动承担学校创新创业教研室的组建和全校各专业《创新创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大一基础课程+大二创业模拟+大三专业提升+大四创业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育人体系。以商学院为试点,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夯实创新型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支部坚持把“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常规工作和支部党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能力提升相结合。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带领团队积极申报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共获得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双创与专业融合类)”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项目1项、省级一般教改项目(创新创业类)3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创新创业导论》)、校级教改项目1项。

3.“党建+产教融合”,提升全方位育人的效度

支部坚持以校企党建共建引领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开展,秉持“校内为基础,校外作延伸”的育人理念,提升全方位育人的效度。以“党建+产教融合”的思路,促成商学院与30余家企业共建学生实践、实训、实习基地和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先后促成学院与森源集团、奋安集团、永辉超市、速腾网络、固美金属、厦门链家、厦门亿星等多家企业建立“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与九牧厨卫集团共建校内电商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学分置换”“交换学习”“高管进课程”等形式,引入企业高管做实践育人导师,为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服务学生就业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支部还通过党建共建,与南安市金淘镇合作筹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与晋江市城市展馆、华宇铮蓥集团、南安市兰田村等单位合作建设“闽商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培育商科学生敢创会创、爱拼敢赢、服务乡村振兴的素养。

(三)实际成效

支部通过“党建+”引领“三全育人”,获得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形成一批教育教学成果,有效助力学院创新型、高质量商科人才培养。

学院党总支获评校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连续3年获评校级“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支部获评校级“支部好案例”1项,党员教师先后获评福建省优秀教师,泉州市“最美教师”,校级“师德之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好老师”、“优秀班主任”等30余人次。《基于“校企政产侨”五位一体的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等4个教学成果先后获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创新型、应用型商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初步达成,商学院学子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技能竞赛,近年来获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含“互联网+”和“挑战杯”国铜各1项,“挑战杯”省金2项、银奖铜奖30余项,“互联网+”省银8项、铜奖8项。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均在学校各学院中位于前列,学院多次获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优秀组织奖。

 

学院党总支获评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获评校级“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优秀组织奖”

 

支部书记刘武强教授获评“福建省优秀教师”

 

 

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部分获奖证书

 

 

 

 

 

 

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部分获奖证书


上一条:“支部好案例”展示:“三融三结合”,推进以美育人——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 下一条:“书记好党课”展示:一面党旗的自述——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徐惠林